搜索
首页 《送仲巽归阙下》 洞庭之北十二州,吏民帖帖甘眠食。

洞庭之北十二州,吏民帖帖甘眠食。

意思:洞庭湖之北十二州,官吏百姓帖甘睡觉吃饭。

出自作者[宋]郑獬的《送仲巽归阙下》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老骥、苍鹰、高车等为喻,表达了作者对张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段以老骥不妄行、苍鹰不虚击为喻,表达了张侯的为人之道。他行事稳重,不轻易妄动,就像苍鹰不虚击一样,他做事也从不虚张声势,而是有理有据。 第二段则以高车折轴、茧栗犊儿负其力为喻,表达了张侯的刚毅之气。他面对困难,不畏不惧,就像茧栗犊儿负其力一样,他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第三段则强调了张侯的智慧和策略,他能够指麾万事,自有其道理,无需惊天动地。这表达了作者对张侯的赞赏和敬仰之情。 第四段则以张侯晚年赴南国为喻,表达了对张侯的敬仰之情。他虽然年老,但仍然能够为国家效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最后一段则表达了对张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作者认为,像张侯这样的贤者应该得到重用,不应该被埋没。同时,他也呼吁朝廷应该重视人才,不要让人才流失。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张侯的敬仰之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呼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骥不妄行,苍鹰不虚击。
高车折轴弃路旁,茧栗犊儿负其力。
指麾万事自有理,不须破海惊霹雳。
君不见张侯白头郎,仗节雍容在南国。
事如倒山落面来,谈笑当之不遗策。
往时夸者欲惊俗,揭浪翻风一千尺。
屡成大狱沸如糜,六月飞霜触白日。
张侯不矜亦不倚,老骥苍鹰称其德。
洞庭之北十二州,吏民帖帖甘眠食。
有诏夺归不得留,正值风雨花狼籍。
离思浩荡入青春,楚泽荆山淡无色。
此行况是赤县官,贤者宜令天子识。
公虽已老心尚存,今不急用真可惜。
作者介绍 林俊简介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关键词解释

  • 洞庭

    读音:dòng tíng

    繁体字:洞庭

    英语:Dongting Lake

    意思:
     1.广阔的庭院。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

  • 帖帖

    读音:tiē tiē

    繁体字:帖帖

    意思:
     1.形容帖伏收敛之貌。
      ▶《释名•释床帐》:“床前帷曰帖,言帖帖而垂也。”
      ▶宋·梅尧臣《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诗:“我马卧我庭,帖帖垂颈耳。”
      

  • 十二

    读音:shí èr

    繁体字:十二

    意思:
     1.十分之二。
      ▶《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
      ▶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 眠食

    读音:mián shí

    繁体字:眠食

    意思:睡眠和饮食。亦概指生活起居。
      ▶《南史•陆澄传》:“行坐眠食,手不释卷。”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维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