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绝句六十四首》 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

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

意思:万物既安诸讯息,百骸都理证没有任。

出自作者[宋]张伯端的《绝句六十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是由“三才相盗”、“神仙道德”、“万化既安”、“百骸俱理”等词语组成的,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先,“三才相盗食其时”表达了人生如同一场三才相盗的寓言,盗取的是时间,而时间就是生命的本质。这里的“三才”可能指的是天、地、人,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生的舞台。而“食其时”则意味着要把握住人生的每一个时机,不失时机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 “此是神仙道德机”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追求的境界,即成为神仙道德的境界。神仙道德代表着一种超越世俗、超越生死、超越自我、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需要人们不断地修炼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以达到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境界。 “万化既安诸虑息”表达了人生在追求神仙道德的过程中,需要放下世俗的纷扰和烦恼,让内心平静下来。这里的“万化既安”指的是万物自然变化,而“诸虑息”则意味着放下所有的忧虑和烦恼,让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和安宁。 “百骸俱理证无为”则进一步强调了身心合一的重要性。身体和心灵是相互关联的,只有身心都得到平衡和和谐,才能达到真正的无为而治。这里的“百骸俱理”指的是身体各个部位都得到调理和平衡,“证无为”则意味着通过身心合一的修炼,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强调了把握时机、追求神仙道德、身心合一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放下世俗的纷扰和烦恼,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以达到超越生死、超越自我、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注重内在品质的提升,以达到真正的无为而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
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
作者介绍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

关键词解释

  • 百骸

    读音:bǎi hái

    繁体字:百骸

    意思:指人的各种骨骼或全身。
      ▶《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成玄英疏:“百骸,百骨节也。”
      ▶唐·白居易《何处堪避暑》诗:“从心至百骸,无一

  • 万化

    读音:wàn huà

    繁体字:萬化

    意思:(万化,万化)

     1.万事万物;大自然。
      ▶《申鉴•政体》:“恕者仁之术也,正者义之要也,至哉,此谓道根,万化存焉尔。”
      ▶《汉书•京房传》:“房对曰

  • 无为

    读音:wú wéi

    繁体字:無為

    英语:inaction

    意思:(无为,无为)
    I

     1.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应自然,称为“无为”。
       ▶《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理证

    读音:lǐ zhèng

    繁体字:理證

    意思:(理证,理证)
    说理验证。
      ▶《南史•徐勉传》:“时每有议定,勉理证明允,莫能贬夺,同官咸取则焉。”

    解释:1.说理验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