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叹二首》 面对岂无说,咫尺路阴脩。

面对岂无说,咫尺路阴脩。

意思:正对难道没有说,咫尺路阴修。

出自作者[宋]李覯的《感叹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豪迈而深沉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道德原则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段“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诗人表达了他对贫穷和卑微的厌恶,但认为这种境况并非自己的羞耻。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自尊,也显示了他对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道成不见取,贫贱谁之由”,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的道德观。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坚守道德原则,即使身处贫穷和卑微,也不应为此感到羞耻,因为这种境况并非自己造成的。这里,诗人强调了个人品行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阶楯拥尧舜,廊庙居伊周”,诗人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景象,其中充满了尧舜之治、周公辅成王等象征道德和公正的元素。这表明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道德和公正的坚守。 然而,“咫尺路阴脩”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差距的无奈和忧虑。他看到了通向理想之路的艰难险阻,但仍然坚信这条道路的存在。 “浮云关太虚,白日光逆流”则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他以浮云遮蔽天空、阳光逆流比喻社会上的黑暗和不公,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 最后,“嗟尔临人者,蔽贤天所仇”是对那些忽视道德、欺压百姓的人的谴责。诗人呼吁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成为社会的罪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道德原则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充满了豪迈而深沉的情感。它启示我们要坚守道德,追求理想,同时也要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挑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
道成不见取,贫贱谁之由。
阶楯拥尧舜,廊庙居伊周。
面对岂无说,咫尺路阴脩。
浮云关太虚,白日光逆流。
嗟尔临人者,蔽贤天所仇。

关键词解释

  • 咫尺

    解释

    咫尺 zhǐchǐ

    (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small]∶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 面对

    读音:miàn duì

    繁体字:麵對

    短语:照 迎 面 给 劈 当 对 冲

    英语:confront

    意思:(面对,面对)

     1.以背相对。面,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