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灯火客长安,三十无成亦自惭。
意思:几年灯火客居长安,30没有完成自己也感到羞愧。
出自作者[宋]释行海的《回东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几年灯火客长安,三十无成亦自惭。吾道寂寥先辈尽,人寻山水向东南》是作者在描述自己长时间在长安这个繁华都市中漂泊,已经三十有余却一事无成,内心充满惭愧。同时,他也感叹自己所在的道统已经没落,许多先辈都已经离去,而人们却只追求山水风光,向东南而去。
首句“几年灯火客长安,三十无成亦自惭”中,“灯火客长安”描绘了作者在长安漂泊,孤独寂寥的场景。而“几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作者在长安的停留之久。接着,“三十无成”表达了作者已过三十,却仍一事无成,这使他感到惭愧和无奈。
“吾道寂寥先辈尽,人寻山水向东南。”这两句中,“寂寥”一词,表达了作者所在道统的冷清和没落,许多先辈都已经离去,留下来的寥寥无几。这使作者感到一种失落和迷茫。而“人寻山水向东南”则表达了人们只追求山水风光,向东南而去,这进一步凸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作者对自身境况的描述,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揭示,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失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追求改变的决心。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描绘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冷暖,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