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张伯常贺迁资政》 岂无开径三人友,分著垂緌五寸冠。

岂无开径三人友,分著垂緌五寸冠。

意思:难道没有开流经三个朋友,分别在垂蔓五寸冠。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张伯常贺迁资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志向和情趣的诗。首句“不驾使车开汉关”表明诗人不愿意驾驭使车、开启汉关,体现了他淡泊名利、不愿追逐权势的态度。次句“不栖岩穴炼金丹”则进一步说明他不追求隐居岩穴、炼金丹的道家生活,而是更倾向于在尘世中寻求人生的意义。 第三句“岂无开径三人友”运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然向往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趣,但并不孤单,有着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后一句“分著垂緌五寸冠”则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们戴着垂緌五寸冠,形象生动,表现出他们的风度和气质。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高远,通过对比和用典等手法,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追求和情趣,展现出一种高尚、雅致的生活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驾使车开汉关,不棲岩穴炼金丹。
岂无开径三人友,分著垂緌五寸冠。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开径

    读音:kāi jìng

    繁体字:開徑

    意思:(参见开径,开迳)

    解释:1.亦作\"开径\"。 2.开辟路径。 3.《文选.谢灵运诗》\"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李善注引《三辅决录》\"蒋诩

  • 友分

    读音:yǒu fēn

    繁体字:友分

    意思:友情。
      ▶《后汉书•朱穆传论》:“穆徒以友分少全,因绝同志之求。”按,朱穆着《绝交论》,故云。

    解释:1.友情。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