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太平乐词二首 已下七首,在翰林院时奉敕撰》 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舞。

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舞。

意思: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舞。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太平乐词二首 已下七首,在翰林院时奉敕撰》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欣喜之情,同时也对统治者的节俭政策和对和平的渴望表示赞赏。 首联“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诗人通过描述一个节俭、和平的年代,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同时,“销兵”一词也暗示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希望社会安定,没有战争的困扰。 “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舞”,这两句诗描绘了美好的场景,就像尧酒在湛露中浮起,舜舞在薰风中起舞,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和谐。 “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尧舜的敬仰之情,希望统治者能够与人民同乐,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整首诗充满了对和平、繁荣、和谐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对人民的关怀。 再看《圣念长如此》这首诗,“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深思熟虑、长治久安的治国理念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太平、人民安乐的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
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舞。
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湛露

    读音:zhàn lù

    繁体字:湛露

    意思:
     1.《诗•小雅》篇名。
      ▶《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后因喻君主之恩泽。
      ▶唐·陈子昂《为建

  • 风起

    读音:fēng qǐ

    繁体字:風起

    意思:(风起,风起)

     1.风颳起来。
      ▶晋·陆机《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于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