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梅圣俞挽歌二首》 凄清千古韵,寂寞一丘尘。

凄清千古韵,寂寞一丘尘。

意思:凄清千古音韵,寂寞一丘尘。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梅圣俞挽歌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凄清、寂寞氛围的诗。首联“漆灯无复曙,柏径不知人”描绘了一个黯淡无光的场景,漆灯不再亮起,柏树径路上也无人行走,营造出一种落寞、寂静的环境。 颔联“南纪光华减,中朝后秀贫”中,诗人表达了对时代光华消逝的悲叹,同时也暗示着朝中才俊的匮乏,使得整个时代显得更加黯淡。 颈联“凄清千古韵,寂寞一丘尘”进一步强化了诗的主题,用凄清的千古韵律和寂寞的一丘尘土,形象地展现了这个时代的荒凉和落寞。 最后,尾联“异日昭亭下,方多沥酒人”描绘了一个未来的场景,在昭亭之下,有许多人在饮酒。这或许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希望通过饮酒来忘却现实的困苦,也或许是对人们沉溺于酒乐的批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寂静、落寞的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代落寞、才俊匮乏的悲叹,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或批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漆灯无复曙,柏径不知人。
南纪光华减,中朝后秀贫。
凄清千古韵,寂寞一丘尘。
异日昭亭下,方多沥酒人。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凄清

    读音:qī qīng

    繁体字:凄清

    英语:lonely and sad

    意思:(参见悽清,凄清)
    凄凉冷清。
      ▶晋·潘岳《秋兴赋》:“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
      ▶宋

  • 古韵

    读音:gǔ yùn

    繁体字:古韻

    英语:archaic Chinese rhymes

    意思:(古韵,古韵)

     1.指先秦汉语音韵。
      ▶东汉时郑玄言古今音异。
      ▶北

  • 寂寞

    读音:jì mò

    繁体字:寂寞

    短语:寂 众叛亲离 落寞

    英语:lonesome

    意思:
     1.空虚无物。
      ▶《吕氏春秋•审分》:“是故于全乎去能,于假乎

  • 千古

    读音:qiān gǔ

    繁体字:千古

    英语:eternal

    意思:
     1.久远的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李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