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曾主簿之平乐》 路出桂江东,乡音想未通。

路出桂江东,乡音想未通。

意思:路出桂江,乡村音乐想不通。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送曾主簿之平乐》

全文赏析

这首诗《路出桂江东,乡音想未通》以一种深情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风物的感受。 首句“路出桂江东,乡音想未通”直接点明诗人所处的位置和心情,他正在桂江的东边行路,由于距离家乡越来越远,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以至于“乡音想未通”,即想家的情绪难以用言语表达。 “蛇飞山苦雾,鹏运海多风”这两句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困难,山路崎岖,苦雾弥漫,海面广阔,多风浪翻腾,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木魅长欺客,花蛮少学农”两句则是对自然风物的描绘和思考。木魅象征着荒凉、诡秘,让人感到恐惧和不安,而花蛮则象征着农耕文化的故乡,让人想起安居乐业的田园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物的思考,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县厅何处在,椰叶晚阴中”两句诗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迷茫和无助。他不知道县厅在哪里,只能看到椰树叶子在傍晚的阴影中摇曳。这种迷茫和无助的情绪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情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风物的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路出桂江东,乡音想未通。
蛇飞山苦雾,鹏运海多风。
木魅长欺客,花蛮少学农。
县厅何处在,椰叶晚阴中。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乡音

    读音:xiāng yīn

    繁体字:鄉音

    短语:口音

    英语:local accent

    意思:(乡音,乡音)
    家乡的口音。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

  • 路出

    读音:lù chū

    繁体字:路出

    意思:路过。
      ▶唐·王勃《滕王阁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唐·元稹《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又明年徙会稽,路出于杭,杭民竞相观睹。”

    解释

  • 东乡

    读音:dōng xiāng

    繁体字:東鄉

    意思:(东乡,东乡)
    I
    复姓。
       ▶汉有并州护军东乡子琴。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下。
    II
    见“东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