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辨毕方》 如何好事者,逐此不逐彼。

如何好事者,逐此不逐彼。

意思:如果有什么好事的人,驱逐这不驱逐他。

出自作者[宋]郑刚中的《辨毕方》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观为指导,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盗贼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其产生的根源和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首先,诗中指出,贫穷是盗贼产生的开始。在贫困的情况下,人们没有足够的储备,无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官府的追呼更是无休无止,使得人们无法安居乐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可能会被鼓动参与盗贼活动,以获取生存所需的财物。 其次,诗中强调了社会环境对盗贼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纵火等妖幻行为可能会被鼓动起来,以威慑民众,迫使他们加入盗贼行列。这种鼓动行为无疑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使得盗贼问题更加严重。 最后,诗中批评了那些喜欢捕风捉影、无事生非的人。他们将赤文和白章的文字作为祸乱的根源,却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他们应该关注贫困和社会的稳定问题,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一些无谓的事情上。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不负责任、无事生非的人的批评和谴责。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对于我们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比屋皆良民,为盗岂无以。
富足义所生,贫穷盗之始。
冻饿家无储,追呼官不已。
妖幻随鼓之,安得不群起。
纵火资盗威,势固自应尔。
可笑说者愚,辄欲效柳子。
赤文而白章,召祸岂其理。
东南瓦砾墟,所向辄千里。
如何好事者,逐此不逐彼。

关键词解释

  • 好事

    解释

    好事 hǎoshì

    (1) [Buddhist service]∶佛事或道场。特指为死事所做的超度仪式

    扬起布幡作好事

    (2) [good deed]∶有益的事情

    先驱者为国家做一件好事

    (3) [an act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