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
意思:瘦完全宽松衣服,哭多浸泡在檀。
出自作者[唐]河北士人的《寄内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握笔题诗的文人和一个荷戈征戍的战士之间的鲜明对比,展现了战争与和平、艰辛与安逸的不同生活状态。
首联“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了两种生活的对立。文人握笔题诗,显得安逸而容易,而战士荷戈征戍,则充满了艰难与挑战。这种对比突出了战士的辛勤与付出。
颔联“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进一步通过对比强化了主题。文人习惯了鸳鸯被的温暖,而战士则害怕雁门的寒冷。这里的“惯”和“怯”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文人和战士的不同生活状态和心境。
颈联“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则从细节入手,描绘了战士的瘦弱和辛苦。因为长期的征战和劳累,战士的身体变得瘦弱,衣带也因此变得宽松。同时,因为思念家乡和亲人,战士常常哭泣,泪水浸湿了枕檀。这些细节描写,使战士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尾联“试留青黛著,回日画眉看”则表现了文人对战士的一种关怀和期待。青黛是古代女子画眉的工具,这里寓意着文人希望战士能够平安归来,与家人团聚,再次欣赏女子画眉的美景。这也暗示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战争与和平、艰辛与安逸的不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士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