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僧》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

意思:三连接旧承前席遇到,一个灵现在用戒香烤。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赠僧》

全文创作背景

唐朝诗人韩偓的《赠僧》一诗,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佛教文化的盛行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都有密切关系。首先,唐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佛教文化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诗人韩偓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自然会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其次,韩偓本人与僧侣交往密切,对佛教教义有一定的了解和体悟。他在生活中也遭遇了一些坎坷和磨难,这使得他对佛教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更深的共鸣。因此,他创作了《赠僧》一诗,来表达自己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僧侣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尽说归山避战尘,几人终肯别嚣氛。
瓶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枝惹得云。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
相逢莫话金銮事,触拨伤心不愿闻。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三接

    读音:sān jiē

    繁体字:三接

    意思:I
    谓三度接见。语本《易•晋》:“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孔颖达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后多以“三接”为恩宠优

  • 前席

    读音:qián xí

    繁体字:前席

    意思:《史记•商君列传》:“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后以“前席”谓欲更接近而移坐向前。
      ▶《汉书•贾谊传》:“文帝思贾谊,徵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