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和永叔新岁书事见寄》 妍童喜舞开罗幕,小吏愁凘入砚蟾。

妍童喜舞开罗幕,小吏愁凘入砚蟾。

意思:美童喜舞开罗幕,小吏愁凘进入砚台蟾。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次韵和永叔新岁书事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冬日之乐和坚定之志”。 首句“尖风细细欲穿帘,残雪微销冻结檐”,描绘了冬日的寒冷和风的尖利,以及残雪的消融。这种景象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冬日的画卷,寒意逼人。 “盏里醇醪无限满,镜中白发不知添”两句,通过描绘酒的醇厚和白发的增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这两句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妍童喜舞开罗幕,小吏愁凘入砚蟾”两句,描绘出欢乐的儿童在华丽的帷幕中欢舞,而小吏则在砚台前为寒气所困。这种对比展示了生活的多彩和艰辛。 “幸得从公特直笔,定应无复叹齑盐”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公正的期待和对坚定信念的赞美。这里,“公特直笔”象征着公正无私,而“无复叹齑盐”则表达了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期待。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老的无奈,也有对生活多彩与艰辛的描绘,更有对公正与信念的赞美。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尖风细细欲穿帘,残雪微销冻结檐。
盏里醇醪无限满,镜中白发不知添。
妍童喜舞开罗幕,小吏愁凘入砚蟾。
幸得从公特直笔,定应无复叹齑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开罗

    读音:kāi luó

    繁体字:開羅

    短语:承德 曼谷 东京 西贡 华沙 济南 典雅 拉萨 布拉格 雅加达 华盛顿 布鲁塞尔 北平 贝尔格莱德 列宁格勒 西安 大同 盐田 仰光 耶路撒冷 夏威夷 西宁 巴

  • 小吏

    读音:xiǎo lì

    繁体字:小吏

    英语:beadle

    意思:职位很低的官员。
      ▶《史记•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可令喜事小吏,讽而诵

  • 喜舞

    读音:xǐ wǔ

    繁体字:喜舞

    意思:欣喜起舞;欢欣鼓舞。
      ▶汉·焦赣《易林•随之坤》:“唐·虞相辅,鸟兽喜舞。”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以肃承天命”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海内翕习,殊方归服,兆应并集,

  • 砚蟾

    读音:yàn chán

    繁体字:硯蟾

    意思:(砚蟾,砚蟾)
    蟾蜍形的砚滴。置水其中,则自蟾蜍口滴水入砚。
      ▶宋·何薳《春渚纪闻•铜蟾自滴》:“古铜蟾蜍,章申公研滴也。每注水满中,置蜍研仄,不假人力而蜍口出泡,泡殒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