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林下遣兴》 冠制不嫌龟壳小,衣裾新剪鹤翎长。

冠制不嫌龟壳小,衣裾新剪鹤翎长。

意思:冠的样式不嫌龟壳小,衣襟新剪鹤翎长。

出自作者[元]倪瓒的《林下遣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眼见藤梢已过墙,手拈书卷复堆床》。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描绘了一个人在读书、休闲和日常生活中的状态。 首联“眼见藤梢已过墙,手拈书卷复堆床”,描述了诗人眼见藤蔓已经越过墙头,而手中依然执着书卷的情景。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也暗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似乎沉浸在书海中,对周围的世界并不关心。 颔联“闲临水槛鱼鸟,欲出柴门畏虎狼”,描绘了诗人悠闲地在水槛旁观赏鱼鸟,但当他想要走出柴门时,又害怕遇到虎狼。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犹豫,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使在安逸的环境中,也有潜在的危险。 颈联“冠制不嫌龟壳小,衣裾新剪鹤翎长”,描述了诗人的穿着——他的帽子不大,但很适合他;他的衣服新剪的鹤翎长,显得非常精神。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喜欢简单朴素的生活,不追求奢华。 尾联“从来任拙唯疏懒,一月秋阴不下堂”,表达了诗人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他任由自己愚拙,只是因为疏懒;即使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他也很少走出堂屋。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读书、休闲和日常生活中的状态,通过自然环境、人物形象和行为举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眼见藤梢已过墙,手拈书卷复堆床。
闲临水槛亲鱼鸟,欲出柴门畏虎狼。
冠制不嫌龟壳小,衣裾新剪鹤翎长。
从来任拙唯疏懒,一月秋阴不下堂。

关键词解释

  • 鹤翎

    引用解释

    1.鹤的羽毛。 唐 元稹 《冬白紵》诗:“ 西施 自舞王自管,雪紵翻翻鹤翎散。” 唐 刘得仁 《宿宣义池亭》诗:“岛屿无人跡,菰蒲有鹤翎。”

    2.喻指白色的花瓣。 唐 王建 《于主簿厅看花》诗:“小叶稠枝粉压摧,煖风吹动鹤翎开。” 宋 欧阳修 《谢观文王尚书西京牡丹》诗:“姚黄魏红腰带鞓,泼墨齐头藏緑叶。鹤翎添色又其次,

  • 龟壳

    读音:guī ké

    繁体字:龜殻

    意思:(龟壳,龟壳)
    龟甲。
      ▶《淮南子•道应训》:“卢敖就而视之,方倦龟壳而食蛤梨。”
      ▶元·倪瓒《林下遣兴》诗:“冠制不嫌龟壳小,衣裾新剪鹤翎长。”
      ▶

  • 小衣

    读音:xiǎo yī

    繁体字:小衣

    英语:underpants; drawers

    意思:内裤;裤子。
      ▶《急就篇》卷二“襌衣蔽膝布母繜”宋·王应麟补注:“布母繜,小衣也,犹犊鼻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