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玉泉寺》 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

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

意思:手把青年杖,头戴白纶巾。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题玉泉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是一首描绘宁静与闲适的诗,它以玉泉为背景,以白云为比拟,描绘了一个超然物外的形象。 首两句“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巧妙地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将清澈的泉水比拟为灵动的浮云,生动地描绘出玉泉的清澈和流动。而“悠悠浮云身”则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向往,仿佛自己也如浮云一样悠然自得。 “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心境,他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泉水,与泉水一样清净无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两句,描绘出诗人的形象,他手持青竹拐杖,头戴白色纶巾,一副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态。 最后“兴尽下山去,知我是谁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兴尽便下山而去,不问我是谁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坦然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澈的泉水、悠然的浮云、平静的心境、手持的拐杖和头戴的纶巾,以及下山后的淡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逼真,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
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
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
兴尽下山去,知我是谁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纶巾

    读音:guān jīn

    繁体字:綸巾

    英语:synthetic fiber towel

    意思:(纶巾,纶巾)
    冠名。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一说配有青色丝带的头巾。相传三国·蜀·诸葛亮在军中服用,

  • 青筇

    读音:qīng qióng

    繁体字:青筇

    解释:1.指青筇杖。

    造句:

  • 杖头

    读音:zhàng tóu

    繁体字:杖頭

    意思:(杖头,杖头)

     1.手杖的顶端。
      ▶宋·陆游《对酒戏作》诗:“杖头高挂百青铜,小立旗亭满袖风。”
     
     2.“杖头钱”的省称。指买酒钱。

  • 戴白

    读音:dài bái

    繁体字:戴白

    意思:头戴白髮,形容人老。亦代称老人。
      ▶《汉书•严助传》:“天下赖宗庙之灵,方内大宁,戴白之老,不见兵革。”
      ▶颜师古注:“戴白,言白髮在首。”
      ▶唐·陆龟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