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金华山禅院》 斜谷暗藏千载雪,薄岚常翳一龛灯。

斜谷暗藏千载雪,薄岚常翳一龛灯。

意思:斜谷黑暗藏千年雪,小岚常覆盖一间灯。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游金华山禅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一个神秘寺庙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敬畏和惊叹之情。 首句“兹地曾栖菩萨僧”,直接点明诗人所处之地曾经居住着一位菩萨僧。诗人用“菩萨”一词,带有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觉,暗示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的历史。 “旃檀楼殿瀑崩腾”描绘了寺庙的建筑风格,用“旃檀”一词形容楼殿的材质,给人一种高贵而神秘的感觉。而“瀑崩腾”则描绘了寺庙周围瀑布的壮观景象,进一步增强了寺庙的神秘氛围。 “因知境胜终难到”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深深敬畏。这里的“境胜”指的是寺庙所处的美丽环境,而“难到”则表达了诗人对此地的向往和无法到达的无奈。 “问著人来悉不曾”进一步表现出寺庙的神秘和宁静。只有当有人来询问时,僧人才会回应,进一步增强了寺庙的神秘感。 “斜谷暗藏千载雪”描绘了寺庙所在山谷的景象,谷中常年积雪,给人一种冰冷而神秘的感觉。 “薄岚常翳一龛灯”则描绘了寺庙内一盏灯的景象,薄雾常笼罩着灯,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最后,“多惭不及当时海,又下嵯峨一万层”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感叹。他觉得自己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这座寺庙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个神秘寺庙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敬畏和惊叹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宗教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兹地曾栖菩萨僧,旃檀楼殿瀑崩腾。
因知境胜终难到,问著人来悉不曾。
斜谷暗藏千载雪,薄岚常翳一龛灯。
多惭不及当时海,又下嵯峨一万层。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暗藏

    读音:àn cáng

    繁体字:暗藏

    短语:匿 躲藏 影 藏匿 隐伏 伏 隐没 埋伏 逃匿 掩藏 匿迹 掩蔽 藏 躲 隐匿

    英语:hide

    意思:隐蔽或

  • 斜谷

    读音:xié gǔ

    繁体字:斜穀

    意思:山谷名。在陕西省·终南山。谷有二口,南曰褒,北曰斜,故亦称褒斜谷。全长四百七十里。两旁山势峻险。扼关·陕而控川·蜀,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 千载

    读音:qiān zǎi

    繁体字:千載

    意思:(千载,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
      ▶《汉书•王莽传上》:“于是群臣乃盛陈‘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韩愈《歧山下》诗:“自从公旦死,千

  • 龛灯

    读音:kān dēng

    繁体字:龕燈

    意思:(龛灯,龛灯)
    亦作“龛镫”。
     佛龛、神龛前的长明灯。
      ▶唐·温庭筠《宿秦生山斋》诗:“龛灯落叶寺,山雪隔林钟。”
      ▶宋·参寥子《夏秋偶兴》诗:“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