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潜山送友还闽》 草草相逢楚泽西,红亭绿酒又分携。

草草相逢楚泽西,红亭绿酒又分携。

意思:匆匆相逢楚泽西,红亭绿酒又分带。

出自作者[明]林章的《潜山送友还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的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第一句“草草相逢楚泽西”,诗人用“草草”形容相逢之匆忙,又借“楚泽西”交代了地点,同时引起了对往事的联想:那楚泽之畔的萋萋芳草,总是让人想起别离之愁。 第二句“红亭绿酒又分携”,写诗人与友人分手时的情景。红亭绿酒,本是令人难忘的欢乐时刻,可诗人只用“又”字,表明这次分别与前次相逢一样,也是暂别,但同样令人感到惋惜。 第三句“人生底事怜鸡肋”,诗人自问自答,用曹植因才无所用而舍弃蜀中王业,归心魏朝的故事,表明自己无意于功名。“底事”二字,表达了埋藏已久的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第四句“客路长教怨马蹄”,承接上句,进一步抒发感慨。诗人用“马蹄”借指奔走他乡,暗示了长期漂泊的无奈,而“长教怨”则表达了怨恨之情。 第五句“舒子州前柽叶暗”,诗人借景抒情,用“柽叶暗”暗示了愁怀难遣的情景。 第六句“越王城里荔枝齐”,“越王城”指故乡,“荔枝”是古代名果,用在此处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十年归梦如流水”,诗人用流水比喻梦,表现了十年以来梦魂颠沛、流浪不定的情景。而“如”字,则表达了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 整首诗以写别离为主,但并非全篇写离愁别恨,而是以情取景、以景寄情。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和比兴之法,使景与情互相生发、交融,形成一种凄婉动人的意境。同时,诗人又善于在长篇歌行中自起句至结尾,一气贯注地表达深沉的情感,使诗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总的来说,《草草相逢楚泽西》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艺术造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草草相逢楚泽西,红亭绿酒又分携。
人生底事怜鸡肋,客路长教怨马蹄。
舒子州前柽叶暗,越王城里荔枝齐。
十年归梦如流水,一夜随君下建溪。

关键词解释

  • 楚泽

    读音:chǔ zé

    繁体字:楚澤

    意思:(楚泽,楚泽)
    古楚地有云梦等七泽。后以“楚泽”泛指楚地或楚地的湖泽。
      ▶唐·刘长卿《观校猎上淮西相公》诗:“龙骧校猎邵陵东,野火初烧楚泽空。”
      ▶唐·许裳《登凌

  • 红亭

    读音:hóng tíng

    繁体字:紅亭

    意思:(红亭,红亭)

     1.红色的亭子。
      ▶唐·孙逖《宴越府陈法曹西亭》诗:“公府西巖下,红亭间白云。”
      ▶唐·韩愈《合江亭》诗:“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

  • 草草

    读音:cǎo cǎo

    繁体字:草草

    短语:掉以轻心 漫不经心 草 偷工减料 粗制滥造

    英语:careless

    意思:
     1.骚扰不安的样子。
      ▶《魏书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分携

    读音:fēn xié

    繁体字:分攜

    意思:
     同“分携”。
    ▶元王恽《西江月·赠张子文》词:“濯锦江边相忆,鸣条山下分携。”
    ▶又《浣溪沙·送王子勉都运关中》词:“蓟北分携已六年,秋风淇上又离筵。”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