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曲池》 迎忧急鼓疏钟断,分隔休灯灭烛时。

迎忧急鼓疏钟断,分隔休灯灭烛时。

意思:迎接忧虑急鼓疏钟断,分开休灯吹灭蜡烛时。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曲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日下之繁花、月中之流光,以及与之相伴的忧虑、等待和希望。 首句“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艳与谁期”,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繁花比作一位独立于太阳之下,却无人欣赏的女子。她自恃其香,却无人能懂,无人能赏。而当月亮升起,月光流淌,她那流淌的艳光又与谁相约呢?这一句描绘了花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月下对爱人的深深思念。 “迎忧急鼓疏钟断,分隔休灯灭烛时”,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随着夜晚的降临,急促的鼓声和疏远的钟声更增添了诗人的忧虑。在这个时候,诗人想要熄灭灯烛,结束一天的等待,然而内心却充满了不安和期待。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矛盾。 “张盖欲判江滟滟,回头更望柳丝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色。他想要把车盖拉得紧紧的,以便更好地看到江面的滟滟波光;而当他回头再望时,却看到了柳枝上的丝丝垂柳。这一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也表现了他对爱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从来此地黄昏散,未信河梁是别离”,诗人以坚定的语气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信心。尽管黄昏时此地总是让人感到离别在即,但他坚信他们不会真的分离。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乐观和坚强,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它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艳与谁期。
迎忧急鼓疏钟断,分隔休灯灭烛时。
张盖欲判江滟滟,回头更望柳丝丝。
从来此地黄昏散,未信河梁是别离。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疏钟

    读音:shū zhōng

    繁体字:疏鍾

    意思:(疏钟,疏钟)
    稀疏的钟声。
      ▶清·陈廷敬《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诗:“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长乐远疏钟。”

    解释:1.亦作\"踈钟

  • 分隔

    读音:fēn gé

    繁体字:分隔

    短语:

    英语:compart

    意思:
     1.离别。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

  • 急鼓

    读音:jí gǔ

    繁体字:急鼓

    意思:急促的鼓声。战阵或竞技中用以激励斗志。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策轻军晨夜袭拔庐江”裴松之注引《吴录》:“臣讨黄祖……身跨马栎陈,手击急鼓,以齐战势。”
      ▶宋·杨万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