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徐洪二公再和二诗余亦随喜》 小瓢如玺犹慵佩,何况金龟与玉麟。

小瓢如玺犹慵佩,何况金龟与玉麟。

意思:小瓢如印玺还慵佩带,何况金龟与玉麟。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徐洪二公再和二诗余亦随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官员在朝廷任职多年后的内心感受和自我反思。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 首联“久愧君恩禄具臣,太仓非有粟陈陈。”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感激和愧疚,同时也暗示了朝廷的物质条件并不丰富。这一联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颔联“立朝到老羞营窟,避客经年少觌邻。”描述了诗人从朝廷到家的生活状态的变化,以及他对于社交活动的逃避。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思。 颈联“鹤夜失鸣犹给料,鱼寒不食已收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尾联“小瓢如玺犹慵佩,何况金龟与玉麟。”最后,诗人再次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追求,通过对比金龟玉麟等贵重物品和小瓢等简单物品,强调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感受和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同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久愧君恩禄具臣,太仓非有粟陈陈。
立朝到老羞营窟,避客经年少觌邻。
鹤夜失鸣犹给料,鱼寒不食已收纶。
小瓢如玺犹慵佩,何况金龟与玉麟。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玉麟

    读音:yù lín

    繁体字:玉麟

    意思:
     1.麒麟的美称。
      ▶唐·陆龟蒙《四明山诗•樊榭》:“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至今山客说,时驾玉麟归。”
     
     2.即玉麟符。泛指符信。
      ▶宋·

  • 金龟

    引用解释

    1.黄金铸的龟纽官印。 汉 代皇太子、列侯、丞相、大将军等所用。见《汉官仪》卷下、《汉旧仪补遗》卷上。后泛指高官之印。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金龟紫綬,以彰勋则。” 唐 卢照邻 《失群雁》诗:“金龟全写 中牟 印,玉鵠当变 莱芜 釜。” 元 萨都剌 《再赠李溉之学士》诗:“笑掷金龟上酒船,不须图像在 凌烟 。” 唐 权德舆

  • 何况

    读音:hé kuàng

    繁体字:何況

    英语:much less

    意思:(何况,何况)

     1.《后汉书•杨终传》:“昔殷民近迁洛邑,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南朝·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