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晋门郭钦》 谁疑忠谏郭钦言,不逐戎夷出塞垣。

谁疑忠谏郭钦言,不逐戎夷出塞垣。

意思:谁怀疑忠谏郭钦说,不戎夷驱逐出边塞。

出自作者[唐]周昙的《晋门郭钦》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看法的诗。整首诗通过讲述郭钦忠谏的故事,对晋室的无能和胡虏扰乱中原的情况表达了遗憾和愤慨。 首句“谁疑忠谏郭钦言”以反问的形式,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郭钦忠谏的肯定和赞赏。诗人通过这一反问,凸显了郭钦的忠诚和勇敢,以及他的谏言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次句“不逐戎夷出塞垣”揭示了当时统治者的无能和胆怯,他们没有采纳郭钦的建议,驱逐戎夷,保家卫国。这一句与首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郭钦的英勇和忠诚。 第三句“晋室既无明圣主”直接点明了晋室的昏庸和无能。诗人通过“既无明圣主”这一表述,强烈地谴责了晋室统治者的无能和不作为。 最后一句“果为胡虏乱中原”是对前面所有描述的总结和升华。由于晋室没有明智的君主,最终导致胡虏扰乱中原,国家陷入混乱。这一句充分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愤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勇敢、明智等品质的赞赏,同时也对无能、昏庸、胆怯等行为的谴责。诗人借助历史故事,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疑忠谏郭钦言,不逐戎夷出塞垣。
晋室既无明圣主,果为胡虏乱中原。

关键词解释

  • 出塞

    读音:chū sài

    繁体字:出塞

    英语:leave the boundary

    意思:出边塞。
      ▶《史记•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
      ▶唐·李白《太原早秋》诗

  • 忠谏

    读音:zhōng jiàn

    繁体字:忠諫

    意思:(忠谏,忠谏)
    忠心规劝。
      ▶《庄子•至乐》:“忠谏不听,蹲循勿争。”
      ▶汉·贾谊《惜誓》:“比干忠谏而剖心兮,箕子被髮而佯狂。”
      ▶三国·蜀

  • 塞垣

    读音:sāi yuán

    繁体字:塞垣

    意思:
     1.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长城;边关城墻。
      ▶汉·蔡邕《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外内异殊俗也。”
      ▶《文选•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