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应不隔嫦娥面,月里封题月里开。
意思:只应不隔嫦娥面,月里封题月里开。
出自作者[明]王稚登的《十八夜得黄六秀才都下书以前中秋十三夜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色彩和神秘气息的诗,它描绘了一种特殊的传递方式——通过书信,将“一纸千金”的信件从远方传递到江对岸的收信人手中。诗中的“片鸿”指的是书信,“嫦娥面”则暗示了月宫之神秘。
首句“一纸千金手自裁”,诗人用昂贵的纸张和作者亲手裁剪制作,表达了作者对信件内容的重视和珍视,同时也暗示了信件内容的珍贵和重要。
“片鸿遥托渡江来”描绘了书信通过渡江传递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信件传递的期待和思念之情。
“祇应不隔嫦娥面”一句,诗人运用了浪漫的想象,将信件传递与月宫联系起来,暗示了信件传递的神秘和奇妙。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收信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月里封题月里开”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诗人将信件与月宫联系起来,暗示了信件传递的神秘和奇妙,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信件内容的期待和好奇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浪漫和神秘的气息,通过书信传递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收信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信件内容的珍视和期待。同时,也通过月宫的想象,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