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 薄伽梵相含空虚,化人分段同璠璵。

薄伽梵相含空虚,化人分段同璠璵。

意思:薄伽梵相含空虚,幻化人分段同播方璵。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佛教艺术的赞美诗,通过对薄伽梵相(佛像)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之情。 诗中首先描述了薄伽梵相的空灵和神奇,化人分段同璠璵,表示佛像能够化身万千,与不同的信徒产生共鸣。尔来示灭二千岁,真骨万里传中区,则表达了佛教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广泛传播。 接着,诗中提到了钱塘有尼号法照,得自禁掖藏金铺,暗示了佛像的珍贵和神秘。作者进一步描述了佛像的庄严和美丽,用光明珠、绣袋、御帑等物来形容,表现出对佛教艺术的敬仰和赞美。 在描述过程中,作者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俗纷扰的感慨,认为人们应该追求真正的信仰,而不是被各种世俗观念所束缚。最后,作者希望通过这次瞻仰活动,能够达到真际的境界,让佛像的余润能够普及到所有需要的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佛教艺术的赞美,表达了对信仰和心灵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薄伽梵相含空虚,化人分段同璠璵。
尔来示灭二千岁,真骨万里传中区。
钱塘有尼号法照,得自禁掖藏金铺。
欲因此胜高构阁,假设象似开群愚。
偶从好事至霅上,持出瞻玩相欢娱。
灵牙宝色玉不如,上有无数光明珠。
庄严一一出御帑,蜿蜒绣袋荣砗磲。
是时宾客尽上士,回向已登十地初。
殷勤称赞出软语。
坐人顾眄惊俗污。
因悲人生信如梦,浪逐声劫霜鬓须。
一源清净谁复无,枉入诸趋更崎岖。
愿因今日诣真际,古松白日常萧疏。
乃知金仙妙难测,余润普及沾凡枯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分段

    读音:fēn duàn

    繁体字:分段

    意思:
     1.犹分断。
      ▶《新五代史•司天考一》:“自古诸历,分段失实,隆降无准。”
     
     2.按时间或区域分成几个部分。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

  • 空虚

    读音:kōng xū

    繁体字:空虛

    短语:抽象 迂阔 纸上谈兵 架空 言之无物 空虚 悬空 空空如也 虚无 虚无缥缈 无意义 华而不实 泛 肤浅 空洞无物

    英语:emptiness <

  • 梵相

    读音:fàn xiāng

    繁体字:梵相

    意思:
     1.佛菩萨等清凈庄严之相。
      ▶《全唐诗》卷八五一载吴越僧《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之四:“罗汉攀枝呈梵相,巖僧倚树现真形。”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