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陈侍郎宅观花烛》 座客变从天子赐,更筹须为主人留。

座客变从天子赐,更筹须为主人留。

意思:客人变化从天子赐,再筹须为主人留下。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陈侍郎宅观花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七夕节,即中国传统的牛郎织女相会之夜。诗人通过描绘银河、音乐、烛光、宴饮等场景,表达了节日的热闹和欢乐气氛。 首句“今夜银河万里秋,人言织女嫁牵牛”描绘了七夕夜的银河,万里无云,秋风送爽,为接下来的故事铺设了背景。织女下嫁牵牛,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诗人用“人言”二字引出下面的描述。 “佩声寥亮和金奏,烛影荧煌映玉钩。”这两句描绘了七夕夜的宴会场景。金制的乐器发出清脆的声响,与佩玉的叮当声相应。宴会上的烛光摇曳,映照着玉钩,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热烈的气氛。 “座客变从天子赐,更筹须为主人留”这两句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气氛。客人因得到皇帝的赏赐而欢笑,主人也不愿结束这个欢乐的夜晚,希望时间能停下来。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欢乐和热闹。 最后,“世间盛事君知否,朝下鸾台夕凤楼”表达了诗人对七夕节盛况的赞美,并希望读者也能了解并欣赏这种世间盛事。鸾台和凤楼是七夕夜宴的重要场所,诗人以此作为结束,留下了七夕节的美丽画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七夕节的热闹和欢乐气氛,表达了诗人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盛世的欣赏和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夜银河万里秋,人言织女嫁牵牛。
佩声寥亮和金奏,烛影荧煌映玉钩。
座客变从天子赐,更筹须为主人留。
世间盛事君知否,朝下鸾台夕凤楼。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天子

    读音:tiān zǐ

    繁体字:天子

    短语:王 帝王 君 君主 可汗 统治者 陛下 帝 沙皇 上 国王 当今 国君

    英语:a Son of Heaven

    意思:

  • 为主

    读音:wéi zhǔ

    繁体字:為主

    造句:

  • 座客

    读音:zuò kè

    繁体字:座客

    意思:在座的客人。
      ▶唐·袁郊《甘泽谣•红线》:“嵩(薛嵩)以歌送红线,请座客冷朝阳为词曰:‘採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清·周亮工《书影》卷九:“每一演其撰剧,座客笑骂百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