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 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

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

意思:在唱空有等待,流行乐恨没有邻居。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它是一首优美的诗篇,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人在山中怀想古代的伟人,如绮季、荀陈等,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对汉代的生活和风俗进行了回忆,展现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其次,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他期待在三月上巳节时与朋友一起欢聚,畅饮欢歌,享受人生的快乐。然而,他也感到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因此他感到行乐无时无刻,珍惜每一刻。 最后,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兰亭北和曲水滨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他看到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的场景,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美妙诗篇,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和丰富,也让我们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
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
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
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
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
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
石壁堪题序,沙场好解绅。
群公望不至,虚掷此芳晨。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行乐

    读音:xíng lè

    繁体字:行樂

    短语:取乐

    英语:go on the spree

    意思:(行乐,行乐)
    I
    奏乐。
    II

     1.消遣

  • 有待

    读音:yǒu dài

    繁体字:有待

    英语:pending

    意思:
     1.有所期待;要等待。
      ▶《礼记•儒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
      ▶孔颖达疏:“爱其死

  • 坐歌

    读音:zuò gē

    繁体字:坐歌

    意思:旧时广东一带的婚俗,成亲前夕男女行醮时亲友唱歌致贺。
      ▶清·李调元《南越笔记•粤俗好歌》:“其娶妇而亲迎者……先一夕男女行醮,亲友与席者,或皆唱歌,名曰坐歌。”

    <
  • 空有

    读音:kōng yǒu

    繁体字:空有

    意思:
     1.佛教语。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谓相反相成的真俗两谛。
      ▶《佛地经论》卷四:“菩萨藏,千载已前,清凈一味,无有乖诤;千载已后,乃兴空有二种异论。”
      ▶

  • 无邻

    引用解释

    1.没有伴侣。 唐 孟浩然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诗:“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

    2.无与伦比。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邻。”

    读音:wú lí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