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海棠》 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

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

意思:从前听说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海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
纵使许昌诗笔健,可能终古绝妍辞。》是一首对锦江花木的赞美诗。它通过对花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花木坚韧生命力的敬佩。 首句“昔闻游客话芳菲”,诗人以一种悠远的语气引入诗的主题,通过“游客”一词,暗示了这里曾经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而现在则被花木的美景所吸引。 “濯锦江头几万枝”一句,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将锦江的花木数量之多、色彩之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几万枝”并非是一个确切的数字,而是强调了花木之多,给人一种繁花似锦的感觉。 “纵使许昌诗笔健”一句,诗人以许昌诗笔比喻自己的才华,表达了自己对花木的赞美之情。然而,诗人也清醒地认识到,纵使自己的诗笔再健,也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出花木的美和生命力。 “可能终古绝妍辞”一句,诗人以一种深深的感慨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即使自己的才华再高,也无法用语言完全描绘出花木的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锦江的花木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花木坚韧生命力的敬佩。同时,诗人也以一种深深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
纵使许昌诗笔健,可能终古绝妍辞。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键词解释

  • 江头

    引用解释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读音:jiā

  • 濯锦

    读音:zhuó jǐn

    繁体字:濯錦

    意思:(濯锦,濯锦)

     1.成都一带所产的织锦,以华美着称。亦指漂洗这种织锦。
      ▶唐·元稹《感石榴二十韵》:“暗虹走缴绕,濯锦莫周遮。”
      ▶唐·段成式《酉

  • 芳菲

    读音:fāng fēi

    繁体字:芳菲

    英语:fragrance

    意思:
     1.花草盛美。
      ▶南朝·陈·顾野王《阳春歌》:“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
      ▶唐·韩愈《梁国惠康公

  • 游客

    读音:yóu kè

    繁体字:游客

    短语:观光者 度假者 观光客 旅行者

    英语:tourist

    意思:(参见游客)

     1.旅人;游子。
      ▶《管子

  • 锦江

    读音:jǐn jiāng

    繁体字:錦江

    英语:Jin Jiang River

    意思:(锦江,锦江)
    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艷,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故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