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余年睡未苏,得非忘我更忘吾。
意思:四百多年沉睡未醒,莫非忘了我又忘了我。
出自作者[明]王履的《书希夷卧像洞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睡虎石》,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这首诗以独特的角度,通过描绘四百余年的沉睡之石,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句“四百余年睡未苏”,以拟人化的手法开始,石头被赋予了生命,仿佛沉睡不醒,已经四百多年。诗人用“未苏”来形容石头的沉睡状态,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人世的变迁。这种描绘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引人深思。
“得非忘我更忘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石头的深深同情和感慨。石头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人世的变迁,忘记了自我。诗人以此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近来片石蓑衣上,还想张良范蠡无”,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近来看到石头上的片石蓑衣,诗人想起了张良和范蠡这两位历史人物。张良和范蠡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智者,他们的人生哲学和行为方式也被人们所称颂。诗人以此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四百年的沉睡之石,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独特见解。诗人通过对石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思。这首诗不仅富有诗意,而且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