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发箧得亡友书札》 宿昔重交义,零落今谁存。

宿昔重交义,零落今谁存。

意思:过去重交义,零落现在谁保存。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发箧得亡友书札》

全文创作背景

《发箧得亡友书札》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蔡襄的朋友去世后,他整理朋友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些书信,这些书信让他想起了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引发了他对友情、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中,蔡襄以自己打开朋友的箱子为引子,描述了发现亡友书信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信纸泛黄、字迹模糊等细节,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对一切事物的影响。接着,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如饮酒作乐、赏花观月等,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怀念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蔡襄通过对亡友书信的阅读,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认为,人生短暂,如同春梦一场,唯有珍惜当下的时光,才能不留遗憾。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亡友的思念之情,希望亡友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安好。 总的来说,《发箧得亡友书札》这首诗以亡友书信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诗歌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宿昔重交义,零落今谁存。
旧情留纸札,永恨入丘坟。
世味薄於水,生涯空似云。
抚孤无力及,流泪复何言。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零落

    读音:líng luò

    繁体字:零落

    英语:sporadic

    意思:
     1.凋谢。
      ▶《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王逸注:“零、落,皆堕也。草曰零

  • 宿昔

    读音:sù xī

    繁体字:宿昔

    英语:in the past

    意思:
     1.从前;往日。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