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听竹枝赠李侍御》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

意思:巴小巫师女儿竹枝歌,懊恼为什么人埋怨咽多。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听竹枝赠李侍御》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听竹枝歌有感的诗。诗的大意是:巴童和巫女的竹枝歌声,让谁如此懊恼怨恨?这歌声暂时听起来让人怅然若失,长期听下去,又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首先,诗人通过“巴童巫女竹枝歌”这一具有民俗特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浓郁的地方风情。同时,以“懊恼何人怨咽多”表达歌声中的怨愤之情,既突显了歌声的情感内涵,也引发了读者对歌声背后故事的好奇。 其次,诗人通过“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两句,传达了自己对歌声的复杂感受。暂时的聆听使人感到怅然若失,长期的聆听又让人感到无所适从,这种矛盾的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人对歌声的深沉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巴童巫女竹枝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展现了诗歌深厚的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
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巴童

    读音:bā tóng

    繁体字:巴童

    意思:巴·渝之童,善歌舞。
      ▶《文选•鲍照<舞鹤赋>》:“燕姬色沮,巴童心耻。”
      ▶刘良注:“巴童、燕姬,并善歌者。”
      ▶唐·岑参《赴犍为经龙阁道》诗:“屡闻羌儿

  • 竹枝

    读音:zhú zhī

    繁体字:竹枝

    意思:
     1.竹子的小枝。
      ▶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刘沧《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 巫女

    读音:wū nǚ

    繁体字:巫女

    意思:女巫。
      ▶唐·刘蜕《悯祷辞》:“役巫女兮晁鼓坎坎,风笛摇空兮舞袂衫衫。”
      ▶宋·秦观《题郴阳道中一古寺壁二绝》之二:“哀歌巫女隔祠丛,飢鼠相追坏壁中。”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