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林某》 若为化作沿江柳,直管莺声到岸头。

若为化作沿江柳,直管莺声到岸头。

意思:如果是化作沿江柳,直管莺声到岸头。

出自作者[明]徐渭的《送林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野客年来百事休”,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近年来遭遇各种挫折,生活变得一团糟。这里的“野客”并非指真正的乡野之人,而是作者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是一个无权无势的普通人。“百事休”则表达了作者在遭遇挫折后,生活变得毫无生气,各种事情都变得困难重重。 “也怜歌板去难留”一句,作者用“也怜”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无奈。这里的“歌板”可以理解为歌舞场所的乐器,暗示了作者过去的生活状态。然而,“去难留”则表达了时光飞逝,过去的欢乐时光已经无法挽留,暗示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若为化作沿江柳”,作者在此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自己比作沿江边的柳树。柳树在诗词中常常代表着对生活的欣然接受和随遇而安的心态。这里作者可能是在表达自己愿意像柳树一样,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困难,保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 “直管莺声到岸头”,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柳树一样,静静地等待和欣赏自然的美丽,无论生活如何变化,都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这里的“直管”一词,带有一种随意和自由的态度,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坚韧和热爱生活的态度。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客年来百事休,也怜歌板去难留。
若为化作沿江柳,直管莺声到岸头。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莺声

    读音:yīng shēng

    繁体字:鶯聲

    意思:(莺声,莺声)

     1.黄莺的啼鸣声。
      ▶唐·白居易《春江》诗:“莺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
      ▶元王逢《题张后山西堂》诗:“柳行接陇莺声迥

  • 若为

    读音:ruò wéi

    繁体字:若為

    意思:(若为,若为)

     1.怎样;怎样的。
      ▶《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唐·萧意《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宋·苏轼《和沈

  • 化作

    读音:huà zuò

    繁体字:化作

    意思:
     1.化育生成。
      ▶《庄子•天道》:“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
      ▶太平天国·李秀成《自述》:“自拜上帝之后,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

  • 沿江

    读音:yán jiāng

    繁体字:沿江

    英语:riverine

    详细释义:靠江一带。如:『沿江有船只停泊。』

    造句:

  • 岸头

    读音:àn tóu

    繁体字:岸頭

    意思:(岸头,岸头)
    岸边。
      ▶唐·薛能《蒲中霁后晚望》诗:“河边霁色无人见,身带春风立岸头。”

    造句:抗击匈奴立下战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