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访琳老闻邮赴供》 此意不须相见说,已知秋色付蘋花。

此意不须相见说,已知秋色付蘋花。

意思:这种想法不需要见面说,已经知道秋色给苹花。

出自作者[宋]毛滂的《访琳老闻邮赴供》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宾头应供未还家,聊借僧窗自点茶。此意不须相见说,已知秋色付蘋花。》是描绘了一种宁静、清幽的禅意生活。通过对宾头应供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 首句“宾头应供未还家,聊借僧窗自点茶”,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宾头应供未回家的情景,他选择在僧院中借用僧窗自点茶,这一细节展示了他的禅意生活。这里的“点茶”可能指的是一种茶艺,而“僧窗”则暗示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此意不须相见说,已知秋色付蘋花。”这两句诗的含义深远,诗人似乎在暗示,这种禅意生活的真谛并不需要言语表达,它已经融入了秋色之中,与蘋花一同绽放。这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领悟和理解,无需言语,只需心领神会。 整首诗通过描绘宾头应供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简单、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这种淡然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宁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禅意生活的优美诗篇,它通过简洁的描绘和深远的暗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宾头应供未还家,聊借僧窗自点茶。
此意不须相见说,已知秋色付蘋花。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秋色

    读音:qiū sè

    繁体字:秋色

    英语:autumn scenery

    意思:
     1.秋日的景色、气象。
      ▶北周·庾信《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悽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

  • 不须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
    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 相见

    读音:xiāng jiàn

    繁体字:相見

    英语:meet each other

    意思:(相见,相见)
    彼此会面。
      ▶《礼记•曲礼下》:“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