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定风波·罗绮满城春欲暮》
争教我悲无欢绪。
争教我悲无欢绪。
意思:
让我感到不高兴绪争。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定风波·罗绮满城春欲暮》
全文创作背景
范仲淹的《定风波·罗绮满城春欲暮》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范仲淹在邓州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当时范仲淹已被贬至邓州,尽管他遭受政治上的打击,但他并未沉溺于失意之中,而是积极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并设立花洲书院,闲暇之余还到书院讲学,努力提升邓州的文化氛围,使得邓州的文运大为振兴。他的这种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也体现在这首词中。
相关句子
争教不断肠。
--
出自《更漏子·妾倚门》作者:[宋]陈达叟
争教眼不昏?
--
出自《六十六》作者:[唐]白居易
争教相望水西东。
--
出自《鹧鸪天·酒兴浓於琥珀浓》作者:[元]元好问
争教绿叶成阴。
--
出自《清平乐·兰膏香聚》作者:[元]元好问
争教不肯嫁春风。
--
出自《定风波·小□香来醉梦中》作者:[元]元好问
争教低首樊笼。
--
出自《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作者:[元]元好问
良马知我悲。
--
出自《种葛篇》作者:[魏晋]曹植
人莫余追,无思我悲。
--
出自《琴曲歌辞·岐山操》作者:[唐]韩愈
习习风吹衣,何以慰我悲。
--
出自《追和隐渊明咏贫士》作者:[宋]赵处澹
仆夫顾我悲,辕马局不行。
--
出自《古东门行送别金彦桢》作者:[宋]张洪
故人在千里,岁月令我悲。
--
出自《立秋有感寄苏子美》作者:[宋]欧阳修
惨无欢。
--
出自《玉蝴蝶·坐久灯花开尽》作者:[宋]李之仪
微有兴,澹无欢。
--
出自《诉衷情 夜思》作者:[元]邵亨贞
今日无欢侣。
--
出自《虞美人·苕花飞尽汀风定》作者:[宋]张先
老大浑无欢意。
--
出自《谒金门·行不记》作者:[宋]李流谦
临乐对酒转无欢。
--
出自《百年歌》作者:[魏晋]陆机
大绪长条。
--
出自《行香子·寂寂寥寥》作者:[宋]无名氏
别离既有绪。
--
出自《离夜听琴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临别情多绪。
--
出自《临别联句》作者:[南北朝]何逊
别绪匆匆。
--
出自《浪淘沙·摇曳万丝风》作者:[宋]赵师侠
客心自有绪。
--
出自《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人夸张绪风度。
--
出自《摸鱼儿 次韵谢张古愚》作者:[元]程文海
诗句原文
罗绮满城春欲暮。
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
无尽处。
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
争教我悲无欢绪。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争教
读音:
zhēng jiào
繁体字:
爭教
意思:
(争教,争教)
怎教。
▶唐·白居易《遣怀》诗:“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金·元好问《雪谷早行图》诗之一:“雪拥云横下笔难,争教万景入荒寒?”
争教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