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人南归》 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

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

意思:无奈我船晚上,山歌听说竹枝。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送人南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人言下江疾,君道下江迟。五月江路恶,南风惊浪时。应知近家喜,还有异乡悲。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是一首描绘船行下江(长江下游地区)时的情景,并表达了作者复杂情感(包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异乡的孤独感)的诗。 首两句“人言下江疾,君道下江迟”,通过他人之口和自己的经历,描绘了下江疾苦的景象。这种描述为后面的诗篇提供了基础,也使读者对作者即将面临的挑战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的“五月江路恶,南风惊浪时”进一步描绘了恶劣的五月江路景象,南风惊浪,让人心生畏惧。这种描绘不仅增强了诗的生动性,也使读者对作者面临的困难有了更深的体会。 “应知近家喜”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即将抵达家乡的喜悦。然而,这种喜悦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悲凉,那就是“还有异乡悲”。这句话揭示了作者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无助,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回归的无奈。 最后,“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孤舟中漂泊的情景,同时又听到了山歌中的竹枝调,更增添了诗的凄凉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船行下江时的艰辛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回归的无奈。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言下江疾,君道下江迟。
五月江路恶,南风惊浪时。
应知近家喜,还有异乡悲。
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竹枝

    读音:zhú zhī

    繁体字:竹枝

    意思:
     1.竹子的小枝。
      ▶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刘沧《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 孤舟

    读音:gū zhōu

    繁体字:孤舟

    意思:孤独的船。
      ▶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绵绵归思纡。”
      ▶宋·陆游《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 山歌

    读音:shān gē

    繁体字:山歌

    英语:folk song; folksong

    意思:形式短小、曲调质朴、节奏自由的民间歌曲,流行于南方,多在山野劳动时歌唱。
      ▶唐·李益《送人南归》诗:“无

  • 无奈

    读音:wú nài

    繁体字:無奈

    短语:迫于

    英语:cannot help but

    意思:(无奈,无奈)
    亦作“无柰”。
     
     1.谓无可奈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