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醉中偶作呈鲁望》 争得草堂归卧去,共君同作太常斋。

争得草堂归卧去,共君同作太常斋。

意思:争夺得草堂回家睡觉去,与你同作太常斋。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醉中偶作呈鲁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溪云涧鸟本吾侪”中,诗人将云和鸟拟人化,视它们为自己的同类,这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喜爱。第二句“刚为浮名事事乖”则表达了诗人对虚名和世俗的厌恶,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十里寻山为思役”和“五更看月是情差”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眷恋。他愿意在十里之外寻找山峦,只为了一点点思绪;他愿意在五更之时看月,只因为这是他对自然的情感。这两句诗将自然与情感紧密相连,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分将吟咏华双鬓”和“力以壶觞固百骸”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愿意用他的双鬓去吟咏自然,用他的身体去享受生命。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最后两句“争得草堂归卧去,共君同作太常斋。”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邀请。他渴望能够回到自己的草堂,和友人一起过着闲适的生活;他也邀请友人一同归隐,共同过着闲适的生活。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它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篇,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也能够让人们更加珍视生活和大自然。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谿云涧鸟本吾侪,刚为浮名事事乖。
十里寻山为思役,五更看月是情差。
分将吟咏华双鬓,力以壶觞固百骸。
争得草堂归卧去,共君同作太常斋。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太常

    读音:tài cháng

    繁体字:太常

    英语:an offical who controls ritual,god of land and god of grains

    意思:
     1.古代旌旗名。<

  • 争得

    读音:zhēng de

    繁体字:爭得

    意思:(争得,争得)
    怎得。
      ▶唐·白居易《浔阳春•春去》诗:“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宋·晏殊《秋蕊香》词:“金乌玉兔长飞走,争得朱颜依旧?”金·元好问《杏花杂诗》

  • 草堂

    读音:cǎo táng

    繁体字:草堂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钟山之英,草

  • 归卧

    读音:guī wò

    繁体字:歸卧

    意思:(归卧,归卧)
    谓辞官还乡。
      ▶唐·韩愈《顺宗实录二》:“﹝贾耽、郑珣瑜﹞二相皆天下重望,相次归卧。”
      ▶唐·李山甫《山中寄梁判官》诗:“归卧东林计偶谐,柴门深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