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园》 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

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

意思:上有荆浩字,特把翰林公。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石苍苍,连峭峰》是一首对大山的赞美诗。诗中描绘了连绵不断的峭壁峰峦,大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气势磅礴。老松瘦树在峭壁上顽强生长,无笔踪却巧夺造化,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老松瘦树无笔踪,巧夺造化何能穷”,形象地表达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又如“古绢脆裂再黏续,气象一似高高嵩”,将历史文物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和壮美。 诗中还表达了对古代画家的敬仰之情,如“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黄金白璧未为贵,丈人师臣无不通”,表现出对古代画家的才华和追求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大山的赞美和对古代画家的敬仰,表达了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石苍苍,连峭峰,大山嵯峨云雾中。
老松瘦树无笔踪,巧夺造化何能穷。
古绢脆裂再黏续,气象一似高高嵩。
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
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
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
黄金白璧未为贵,丈人师臣无不通。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荆浩

    读音:jīng hào

    词语解释

    ⒈  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唐末隐居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善画山水,曾说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当采二家之长以自成一体。将皴法与水晕墨章的画法推向成熟。著有《笔法记》。有《匡庐图》存世。

  • 翰林

    读音:hàn lín

    繁体字:翰林

    英语:member of Imperial Academy

    意思:
     1.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
      ▶《晋书•陆云传》:“辞迈翰林,言敷其藻。”

  • 林公

    读音:lín gōng

    繁体字:林公

    意思:对晋僧支遁(字道林)的尊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长史叹林公:‘寻微之功,不减辅嗣。’”唐·耿湋《题藏公院》诗:“古院林公住,疏篁近井桃。俗年人见少,禅地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