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初》 无烦问北信,且强学南音。

无烦问北信,且强学南音。

意思:不必问北信,并且努力学习南方口音。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春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初未有象,幽兴一何深》是一首描绘春天初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他对春天的深深喜爱和欣赏。 首句“春初未有象,幽兴一何深”,诗人以“春初”为背景,描绘出初春的景象还未完全展现,万物尚未复苏的景象,然而这并未减少他的兴致,反而更显他对春天的期待和热爱。 “细雨能输酒,轻风不隔琴”这两句,诗人通过描绘细雨和轻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仿佛让人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心情,仿佛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能让人忘却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 “无烦问北信,且强学南音”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他劝自己不必为北方的消息而烦扰,暂且学习南方的音乐,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是对春天的赞美。 最后“白发宁欺客,愁来处处侵”两句,诗人以白发和愁绪表达了年华老去的哀愁,但这种哀愁并未让他失去希望,反而更显他的坚韧和顽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天的初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初未有象,幽兴一何深。
细雨能输酒,轻风不隔琴。
无烦问北信,且强学南音。
白发宁欺客,愁来处处侵。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南音

    读音:nán yīn

    繁体字:南音

    英语:southern music

    意思:
     1.南方的音乐。
      ▶《左传•成公九年》:“使与之琴,操南音。”
      ▶杜预注:“南音,楚声。”

  • 无烦

    引用解释

    不需烦劳;不用。《左传·昭公元年》:“ 莒 之疆事, 楚 勿与知,诸侯无烦,不亦可乎?”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十八:“无烦骑白鹿,不用驾青牛。”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且抵承 曹大 ,无烦唤 姜五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梦公主》:“此去定早还,无烦穿望。”

    读音:wú fán

  • 强学

    读音:qiáng xué

    繁体字:強學

    意思:(强学,强学)
    勤勉地学习。
      ▶《礼记•儒行》:“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
      ▶汉·扬雄《法言•修身》:“君子彊学而力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