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残月》 光随春漏细,影共夕烟流,若近明河没,还疑坠玉钩。

光随春漏细,影共夕烟流,若近明河没,还疑坠玉钩。

意思:光随春漏细,影子一起晚上烟流,如果接近银河没,回疑坠玉钩。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残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春天的夜晚,光影交错的美景。 首句“光随春漏细”,巧妙地描绘了光与时间的关系。这里的“春漏”可以理解为春天的夜漏,也就是古代计时用的漏壶。“光随”二字,形象地表达了光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暗,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而“细”字则表达了光线柔和、细腻的特点,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第二句“影共夕烟流”,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光影之美。这里的“影”指的是月光下的影子,“夕烟”指的是傍晚的烟雾。这句诗表达了月光与烟雾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景象。 第三句“若近明河没”,这里的“明河”可以理解为银河,表达了月光似乎接近了银河,但又不完全占据它的意境。这句诗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仿佛月光与银河融为一体,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敬畏和赞美。 最后一句“还疑坠玉钩”,这里的“玉钩”可以理解为玉做的挂钩,也可以理解为月牙的形状。这句诗表达了月光似乎从天上掉下来,让人感到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同时,这句诗也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月光从天而降,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夜晚光影交错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神秘而自然的感觉。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光随春漏细,影共夕烟流,若近明河没,还疑坠玉钩。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夕烟

    读音:xī yān

    繁体字:夕煙

    短语:烟云 硝烟 油烟 烽烟 煤烟 香烟 炊烟

    英语:evening mist

    意思:(夕烟,夕烟)
    傍晚时的烟霭。亦指黄昏

  • 明河

    读音:míng hé

    繁体字:明河

    英语:Milky Way

    意思:天河,银河。
      ▶唐·宋之问《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宋·欧阳修《秋声赋》:“星月皎洁,

  • 春漏

    读音:chūn lòu

    繁体字:春漏

    意思:春日的更漏。多指春夜。
      ▶唐·韦应物《听莺曲》:“还栖碧树锁千门,春漏方残一声晓。”
      ▶后蜀·顾敻《诉衷情》词之一:“香灭帘垂春漏永,整鸳衾。”
      ▶宋·梅

  • 玉钩

    读音:yù gōu

    繁体字:玉鈎

    英语:jade hook

    意思:(玉钩,玉钩)

     1.《楚辞•招魂》“挂曲琼些”汉·王逸注:“曲琼,玉钩也……雕饰玉钩,以悬衣物也。”
      ▶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