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郢州白雪楼》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

意思:白雪楼里一望故乡,青山簇簇水茫茫。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登郢州白雪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独特感受,描绘了他在白雪楼中远望故乡,看到青山簇簇、水茫茫的景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他偶遇京使,听闻洛阳附近战火将起的消息,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 首句“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诗人站在白雪楼中,远望故乡,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青山,簇簇环绕,但同时又看到水茫茫的一片,似乎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朝来渡口逢京使”,诗人早上来到渡口,遇到了来自京城的使者,从他那里得知洛阳附近战火将起的消息。这句诗为后面的“烟尘近洛阳”做了铺垫,使得诗歌的氛围更加紧张。 “说道烟尘近洛阳”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这里的“烟尘”指的是战争的烽火,诗人通过这个词语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一句“时淮西寇未平”,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淮西地区的战乱还没有平息。这使得诗人的忧虑和思念更加深沉,也使得这首诗具有更深的内涵和历史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远望故乡、听到战火将起的消息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战争的残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
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时淮西寇未平。
]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望乡

    读音:wàng xiāng

    繁体字:望鄉

    意思:(望乡,望乡)
    望见故乡;遥望故乡。亦借指思乡。
      ▶《礼记•奔丧》:“齐衰望乡而哭,大功望门而哭,小功至门而哭,缌麻即位而哭。”
      ▶唐·刘长卿《登臺远眺》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簇簇

    读音:cù cù

    繁体字:簇簇

    意思:
     1.一丛丛;一堆堆。
      ▶唐·白居易《开元寺东池早春》诗:“池水暖温暾,水清波潋滟。簇簇青泥中,新蒲叶如剑。”
      ▶《红楼梦》第二九回:“到了初一这一日,荣国府门前

  • 白雪

    读音:bái xuě

    繁体字:白雪

    英语:Bai Xue, a Chinese singer

    意思:
     1.洁白的雪。
      ▶《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战国·楚·宋玉《

  • 一望

    引用解释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

  • 茫茫

    读音:máng máng

    繁体字:茫茫

    短语: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氤氲 无量 苍茫 浩瀚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广 浩淼 辽阔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