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五首》 一即三,三即一,碧眼胡僧数不出。

一即三,三即一,碧眼胡僧数不出。

意思:一个就是三,三是一,碧眼胡僧数不出。

出自作者[宋]释了悟的《偈颂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即三,三即一》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深奥的佛教思想和人生智慧。 首先,诗中提到的“一即三,三即一”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意味着事物的本质是多元的,但又统一于一个整体。这里的“一”可以代表宇宙、生命、真理等抽象概念,“三”则可以代表万事万物,包括一切现象、过程和变化。通过这种哲理的表达,诗人试图引导读者理解世界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 其次,“碧眼胡僧数不出”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富有异国情调的形象,暗示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可能存在差异。这也反映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观念和思想之间的碰撞和交融。 “少林面壁九年,大似抱赃叫屈”这两句诗描绘了少林寺僧人面壁修炼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追求真理的执着和坚韧。同时,“大似抱赃叫屈”形象地表达了他们的艰辛和不易,仿佛是在“抱赃叫屈”,即像是在抱着一堆赃物在喊冤屈。这里诗人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艰辛和不易。 最后,“屈屈,黄檗树头,讨甚木蜜”这句话是诗的结尾,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少林寺僧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这里的“屈屈”可以理解为困境、挫折,“黄檗树头”则象征着艰难的环境,“讨甚木蜜”则表达了追求真理的决心和毅力,无需外在的奖励或奖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富有哲理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少林寺僧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人生之路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即三,三即一,碧眼胡僧数不出。
少林面壁九年,大似抱贓叫屈。
屈屈,黄檗树头,讨甚木蜜。

关键词解释

  • 碧眼

    读音:bì yǎn

    繁体字:碧眼

    意思:
     1.绿色的眼睛。
      ▶唐·李咸用《临川逢陈百年》诗:“麻姑山下逢真士,玄肤碧眼方瞳子。”
      ▶宋·苏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二:“何处霜眉碧眼客,结为三友冷相看

  • 三三

    读音:sān sān

    繁体字:三三

    意思:
     1.谓三乘以三。
      ▶《宋书•律历志上》:“黄钟之律长九寸,物以三生,三三九,三九二十七,故幅长二尺七寸,古之制也。”
     
     2.童谣名。
      ▶

  • 胡僧

    读音:hú sēng

    繁体字:衚僧

    意思:古代泛称西域、北地或外来的僧人。
      ▶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
      ▶仇兆鰲注引曹毗《志怪》:“汉武帝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