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散古陂惊宿雁,月临荒戍起啼鸦。
意思:风散古代破惊住雁,月临荒戍起啼鸦。
出自作者[唐]高蟾的《旅夕(一作食)》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散古陂惊宿雁,月临荒戍起啼鸦。》是一首描绘秋夜荒凉景象的诗,通过描绘雁鸦等动物在秋夜中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首句“风散古陂惊宿雁”,描绘了秋风在古陂上空散播,惊醒了栖息的大雁。宿雁被风声所惊,飞向远方,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宿雁被风声惊醒的细节,生动地描绘了秋夜的寒冷和寂静。
第二句“月临荒戍起啼鸦”,则描绘了月亮在荒凉的边塞之地升起,伴随着鸦鸣之声。荒戍代表了边塞的荒凉景象,而月夜中的鸦鸣更增添了秋夜的凄清之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情。第三句“不堪吟断无人见”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境况,诗人试图通过吟诗来排解内心的苦闷,但因为无人看见,无人理解,这种苦闷只能自己承受。
最后一句“时复寒灯落一花”,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寒夜中吟诗,偶尔看到一枝花在灯光下摇曳,更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这句诗通过描绘寒夜中的一枝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荒凉景象和表达诗人的孤独寂寥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诗句中的细节描绘也展现出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