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康元龙之灵武二首》 漠北烽烟三里塞,陇西鼙鼓十年兵。

漠北烽烟三里塞,陇西鼙鼓十年兵。

意思:沙漠以北烽火三里塞,陇西擂起了战鼓十年战争。

出自作者[明]徐勃的《送康元龙之灵武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黄河官路黑山程,羌笛横吹汉月明》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通过对黄河、黑山、烽烟、鼙鼓、燕鸿、胡马等边塞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与苍凉。 首联“黄河官路黑山程,羌笛横吹汉月明”,诗人以黄河和黑山为背景,描绘了行军途中的场景。黄河官路,即黄河边上的官道,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羌笛横吹,即羌族人吹奏着笛子,汉月明则描绘了汉朝的明月照耀着边塞的景象。这一联以景起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颔联“漠北烽烟三里塞,陇西鼙鼓十年兵”,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战争场景。漠北烽烟三里塞,描绘了漠北烽烟连绵的景象,陇西鼙鼓十年兵,则描绘了陇西地区战鼓连天的情景。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苦难。 颈联“燕鸿度塞寒无影,胡马行沙暗有声”,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燕鸿度塞寒无影,描绘了燕鸿在寒冷的环境中飞行的场景,胡马行沙暗有声,则描绘了胡马在沙地上行走的情景。这一联通过燕鸿和胡马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荒凉和寂寥。 尾联“后夜思君劳远梦,朔风吹过白登城”,诗人以思君为主题,表达了对远在边塞的亲人的思念之情。后夜思君劳远梦,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朔风吹过白登城,则以朔风为衬托,更显思君之情的浓烈。 全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争、荒凉、思君等元素,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与苍凉,表达了对战争和苦难的深深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河官路黑山程,羌笛横吹汉月明。
漠北烽烟三里塞,陇西鼙鼓十年兵。
燕鸿度塞寒无影,胡马行沙暗有声。
后夜思君劳远梦,朔风吹过白登城。

关键词解释

  • 陇西

    读音:lǒng xī

    繁体字:隴西

    意思:(陇西,陇西)

     1.古代郡名。
      ▶《汉书•地理志下》:“陇西郡。
      ▶秦置。”
      ▶颜师古注:“此郡在陇之西,故曰陇西。”
      ▶南

  • 漠北

    读音:mò běi

    繁体字:漠北

    英语:north of a desert

    意思: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的地区。
      ▶《汉书•王莽传中》:“又令匈奴却塞于漠北,责单于马万匹,牛三万头,羊十万头。”

  • 烽烟

    读音:fēng yān

    繁体字:烽煙

    短语:烟云 夕烟 硝烟 油烟 煤烟 香烟 炊烟

    英语:beacon

    意思:(烽烟,烽烟)

     1.南朝·陈徐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