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许宜平庵壁》 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

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

意思: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空。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题许宜平庵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我吟传舍咏,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瑟,倚杖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是一首优美的咏怀诗,通过描绘诗人访友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联“我吟传舍咏,来访真人居”,诗人通过叙述自己寻访友人的过程,展现出一种闲适而富有探索精神的情感。传舍,指旅舍、客舍。此句中,“我吟”表明诗人带着吟咏的兴致前来访友,“真人居”则暗示了友人的不凡身份和隐逸情怀。 颔联“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诗人描绘了周围的环境。烟岭云林,一片朦胧,迷蒙高耸的峰岭在烟雾中若隐若现,云林相隔,一片虚无。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渺小的感慨。 颈联“窥庭但萧瑟,倚杖空踌躇”,诗人在庭院中环顾,却只感到萧瑟凄凉,拄着拐杖独自徘徊,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感受,进一步表达了人生短暂的感慨。 尾联“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诗人以化身为辽天鹤、千岁余为比拟,表达了对永恒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视。尽管人生短暂,但只要心存永恒,就能超越时空的限制,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超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短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吟传舍咏,来访真人居。
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
窥庭但萧瑟,倚杖空踌躇。
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太虚

    读音:tài xū

    繁体字:太虛

    英语:great void; the universe

    意思:(太虚,太虚)

     1.谓空寂玄奥之境。
      ▶《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崑崙,

  • 云林

    读音:yún lín

    繁体字:雲林

    英语:cloud forest

    意思:(云林,云林)

     1.隐居之所。
      ▶唐·王维《桃源行》:“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 烟岭

    引用解释

    亦作“烟岭”。 云烟缭绕的山岭。 唐 李白 《题许宣平庵壁》诗:“烟岭迷高跡,云林隔太虚。” 宋 苏轼 《再游径山》诗:“雪窗驯兔元不死,烟岭孤猿苦难捉。”

    读音:yān lǐ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