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胥口即事》 雨后山容若动,天寒树色如消。

雨后山容若动,天寒树色如消。

意思:雨后地如果动,天气寒冷树色和消。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和胥口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雨后山色和自然风景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雨后山容若动,天寒树色如消。目送回汀隐隐,心随挂鹿摇摇。”描绘了雨后山色的变化和天寒树色的景象。诗人用“若动”、“如消”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山色的清新和天寒树色的寂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欣赏和感慨。 颔联“白蒋知秋露裛,青枫欲暮烟饶。”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白蒋”、“青枫”等意象,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留恋。 颈联“把钓丝随浪远,采莲衣染香浓。”则表达了诗人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风景的欣赏。诗人通过“把钓”、“采莲”等动作,描绘了渔樵生活的悠闲和自然风景的美丽。 尾联“即是清霜剖野,乘闲莫厌来重。”表达了诗人对清霜剖野的喜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乘闲”和“来重”等词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自然风景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雨后山容若动,天寒树色如消。
目送回汀隐隐,心随挂鹿摇摇。
白蒋知秋露裛,青枫欲暮烟饶。
莫问吴趋行乐,酒旗竿倚河桥。
把钓丝随浪远,采莲衣染香浓。
绿倒红飘欲尽,风斜雨细相逢。
断岸沈渔罒约各,邻村送客舟龙舟邛。
即是清霜剖野,乘闲莫厌来重。
作者介绍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后山

    读音:hòu shān

    繁体字:後山

    意思:(后山,后山)

     1.后面的山。
      ▶元·贡师泰《题山水图》诗:“前山后山云乱起,山脚入溪清见底。”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

  • 雨后

    读音:yǔ hòu

    繁体字:雨後

    意思:(雨后,雨后)
    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
      ▶《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解释:1

  • 山容

    读音:shān róng

    繁体字:山容

    意思:山的姿容。
      ▶唐·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宋·陆游《即事》诗:“云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宽。”
      ▶明·袁宏道《久雪

  • 树色

    读音:shù sè

    繁体字:樹色

    意思:(树色,树色)
    树木的景色。
      ▶南朝·梁·何逊《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唐·卢纶《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诗:“孤村树色昏残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