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懊侬歌》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意思: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出自作者[南北朝]南北无名的《懊侬歌》

全文创作背景

《懊侬歌》的创作背景与东晋时期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这首歌曲主要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苦难和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情绪。具体来说,它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动荡:东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这种社会背景为《懊侬歌》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2. 民歌传唱:当时,民间流传着许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情感的歌曲。《懊侬歌》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民歌的形式传唱,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3. 统治阶级的腐败:歌曲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奢华生活,与人民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不满情绪。 综上所述,《懊侬歌》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东晋时期的社会动荡、民歌传唱以及统治阶级的腐败。通过这首歌曲,人民表达了对生活苦难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关键词解释

  • 江陵

    读音:jiāng líng

    词语解释

    ⒈  在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属荆州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为中国南北陆路交通要冲。人口36.8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纪南城(为春秋战国时都城)、古荆州城(三国时蜀将关羽曾镇守于此)、八宝山、开元观、元妙观等。

  • 百里

    读音:bǎi lǐ

    繁体字:百裏

    英语:a surname

    意思: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
      ▶《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