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桐江守,常怜志不卑。
意思:只有桐江守,通常同情志不低。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寄冯使君》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永日烧杉子,无人共此时。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厘。唯有桐江守,常怜志不卑》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理解。
首先,诗中描绘了山风、霜气、松枝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即人生就像大自然一样,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但也有着无尽的美丽和可能性。
其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诗人独自在松树下烧杉子,无人陪伴,这似乎暗示着诗人的孤独和寂寞。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或失落,反而从中找到了自我安慰和自我欣赏的时刻。这种孤独感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即只有在孤独中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才能真正地欣赏自己的存在。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为文攀讽谏的追求和对道德准则的坚守。诗人认为为文攀讽谏是得道的关键,只有遵循道德准则,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道德和真理的执着和信仰。
最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桐江守的赞美和对志向不卑的自豪感。诗人将桐江守视为榜样,赞美他的志向不卑,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志向也有着高度的自信和自豪感。这种自信和自豪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孤独感、追求道德准则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等方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理解。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