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夜山中述事》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意思:我恨回家一晚,萧萧听说塞鸿。

出自作者[唐]薛能的《秋夜山中述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夜晚独自在门前坐看霜空、聆听山野声音的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期的无奈之情。 首句“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描绘了夜晚的寂静,诗人独自坐在门前,面对着霜冻的夜空。这里的“独坐”和“对霜空”都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诗人极目远望,看到了故乡的月亮,又听到了溪流两岸寒草的风声。这里既描绘出了故乡的景象,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满溪寒草风”也营造出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诗人听到了樵夫在山岭上的砍柴声,以及僧人在云中的说话声。这两句描绘了山间的宁静和祥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淡泊名利的向往。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思念之情。诗人因为归期未定而感到恨意,又听到了塞北鸿雁的叫声,暗示着秋天的到来和远方的故乡。这里的“塞鸿”也象征着诗人的故乡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山间的宁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期的无奈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自然和淡泊名利的向往,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关键词解释

  • 塞鸿

    读音:sāi hóng

    繁体字:塞鴻

    意思:(塞鸿,塞鸿)

     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

  • 归期

    读音:guī qī

    繁体字:歸期

    英语:date of return

    意思:(归期,归期)

     1.归来的日期。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