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文少激祈雨有感》 穷儒忧乐与民同,何况朱轮职劝农。

穷儒忧乐与民同,何况朱轮职劝农。

意思:穷儒忧乐与民同,何况彩饰职劝农。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次韵文少激祈雨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关心百姓疾苦、与民众同甘共苦的官员。 首句“穷儒忧乐与民同”表达了这位官员虽然身份低微,但他的心却与百姓紧密相连,时刻关注他们的忧乐。这句诗通过“穷儒”和“与民同”的对比,突出了官员的平民出身,但他的心却与百姓息息相关。 “何况朱轮职劝农”表明他担任的职务与农业有关,通过推广农业来改善百姓的生活。这句诗通过“朱轮”和“职劝农”的描述,强调了他的职责和关注农业的重要性。 “终日虀盐供一饭”描绘了这位官员的生活简朴,他每天只吃简单的食物,如虀盐等,以此供养自己和家人。这句诗通过“终日”、“虀盐”和“一饭”的描述,突出了官员的清廉和节俭。 “几时肤寸冒千峰”表达了官员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他时刻关注着何时能够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让他们的皮肤能够冒出千峰绿意。这句诗通过“肤寸”、“千峰”的比喻,表达了官员对百姓生活的期望和关切。 “爱民天子似仁宗”是诗的结尾,表达了这位官员希望得到朝廷的支持和重视,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这句诗通过“爱民”、“天子”、“仁宗”等词汇的描述,强调了官员对百姓的关爱和对朝廷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官员的平民出身、关注农业、生活简朴、关切百姓生活和期望得到朝廷支持等细节,展现了这位官员的品质和情怀。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期望和对百姓的关爱,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穷儒忧乐与民同,何况朱轮职劝农。
终日虀盐供一饭,几时肤寸冒千峰。
未须丘垤占鸣鹳,只要朝廷起卧龙。
从此滂沱徧枯槁,爱民天子似仁宗。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何况

    读音:hé kuàng

    繁体字:何況

    英语:much less

    意思:(何况,何况)

     1.《后汉书•杨终传》:“昔殷民近迁洛邑,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南朝·宋·

  • 忧乐

    读音:yōu lè

    繁体字:憂樂

    意思:(忧乐,忧乐)
    忧愁和欢乐。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忧乐同之,事则从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
      ▶汉·荀悦《申鉴•杂言上》:“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

  • 劝农

    读音:quàn nóng

    繁体字:勸農

    意思:(劝农,劝农)

     1.鼓励农耕。
      ▶《史记•孝文本纪》:“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