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烟疏雨东篱晓。
意思:淡烟疏雨东篱明白。
出自作者[宋]毛滂的《菩萨蛮·淡烟疏雨东篱晓》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菊花为主题,描绘了早晨在东篱下,烟雨稀疏的景象,以及菊花在晨露中的美丽。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欣赏,以及对菊花特有品质的赞美。
首句“淡烟疏雨东篱晓。菊团凄露真珠小。”描绘了早晨在东篱下的景象,烟雾稀疏的雨中,菊花如同被露水滋润的珍珠般小巧可爱。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菊花比作珍珠,同时又赋予菊花以人的情感,如“凄露”中的菊花显得更加娇弱。
“青蕊抱寒枝。因谁特故迟。”这两句描述了菊花的枝叶,青翠欲滴,含苞待放。然而,作者在这里似乎有些失望,因为菊花的开放似乎比预期的要晚一些。这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期待和失望交织的情感。
“曾是骚人盼。羞做茱萸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认识和态度。菊花是文人墨客所期盼的,它不同于普通的茱萸,茱萸只是作为节日的象征,而菊花则有更深的意义。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内涵,都使得它成为了骚人墨客的期盼。
“揉破郁金黄。与君些子香。”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对菊花的揉搓和欣赏,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这里的“些子香”可能是指菊花散发的香气,也可能是指菊花本身就像一种淡淡的香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菊花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的认同和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 肠断东篱何所寻,东篱从此事沉沉。-- 出自《伤二舍弟无疾而化二首》作者:[宋]邵雍
- 东篱东篱所至有,南山南山古至今。-- 出自《题渊明采菊图》作者:[宋]方回
- 东篱侧。-- 出自《点绛唇·霜蕊鲜鲜》作者:[宋]王十朋
- 东篱尚有花丛。-- 出自《清平乐 寄徐都司》作者:[元]曹伯启
- 东篱好。-- 出自《渔家傲·漠漠郊原荒宿草》作者:[宋]王灼
- 到东篱。-- 出自《江神子/江城子》作者:[宋]吴文英
- 黄菊满东篱。-- 出自《南乡子·黄菊满东篱》作者:[宋]黄庭坚
- 可叹东篱菊。-- 出自《感遇其二》作者:[唐]李白
- 淡烟疏雨。-- 出自《点绛唇·古寺萧条》作者:[元]刘秉忠
- 淡烟疏雨。-- 出自《点绛唇·惜别伤离》作者:[宋]赵鼎
- 淡烟疏霭。-- 出自《点绛唇·疏柳残蝉》作者:[宋]曹组
- 淡烟残烛。-- 出自《点绛唇·花外红楼》作者:[宋]王庭珪
- 淡烟疏柳。-- 出自《点绛唇·西蜀咽喉》作者:[元]蒲道源
- 淡烟初破。-- 出自《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作者:[宋]李子正
-
淡烟轻处。-- 出自《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作者:[宋]李子正
- 淡烟疏雨。-- 出自《点绛唇·浩渺湖天》作者:[宋]米友仁
- 淡烟横素。-- 出自《点绛唇·征骑初停》作者:[宋]周邦彦
- 淡烟飘薄。-- 出自《女冠子·淡烟飘薄》作者:[宋]柳永
- 疏雨疏雨,绿满昚芜洲渚。-- 出自《转应词(二首)》作者:[明]高启
- 疏雨後。-- 出自《摸鱼儿·计江南》作者:[宋]李裕翁
- 疏雨池塘。-- 出自《行香子·金井先秋》作者:[宋]王诜
- 一帘疏雨。-- 出自《点绛唇 长安中作》作者:[元]元好问
- 西园晓。-- 出自《锁窗寒 题玉山草堂》作者:[元]钱霖
- 展转屏山晓。-- 出自《菩萨蛮·芙蓉香卸桐阴薄》作者:[宋]卢祖皋
- 翠屏晓。-- 出自《调笑转踏/调笑令》作者:[宋]郑仅
- 纱窗晓。-- 出自《点绛唇·沈醉归来》作者:[宋]曹组
- 客舍天将晓。-- 出自《清平乐 寄复初省郎,兼简希孟文友》作者:[元]曹伯启
- 晓莺声里。-- 出自《清平乐 又和元 春梦》作者:[元]华幼武
- 晓日丽谯。-- 出自《十二时/忆少年》作者:[宋]范祖禹
- 晓来风细。-- 出自《减字木兰花·晓来风细》作者:[宋]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