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 行人碧溪渡,系马绿杨枝。

行人碧溪渡,系马绿杨枝。

意思:行人碧溪渡,将马系在绿杨枝。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野店正纷泊,茧蚕初引丝》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野店正纷泊,茧蚕初引丝。”描绘了乡村小店熙熙攘攘的景象,以及蚕儿开始吐丝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和生机。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行人碧溪渡,系马绿杨枝。”描绘了行人在碧溪渡过河的情景,以及马儿在绿杨下拴马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安详。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将乡村的日常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颈联“苒苒迹始去,悠悠心所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苒苒指时间流逝,悠悠指心情悠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尾联“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描绘了秋天的山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之情。秋山、桂花等意象在这里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细节描写和意象运用使得整首诗情感表达丰富,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店正纷泊,茧蚕初引丝。
行人碧溪渡,系马绿杨枝。
苒苒迹始去,悠悠心所期。
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碧溪

    读音:bì xī

    繁体字:碧溪

    意思:(参见碧谿)
    亦作“碧谿”。
     绿色的溪流。
      ▶唐·杜甫《园》诗:“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
      ▶唐·汤洙《登云梯》诗:“谢客常游处,层峦枕碧溪。”

  • 行人

    读音:xíng rén

    繁体字:行人

    短语: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

    英语:pedestrian

    意思:I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 杨枝

    引用解释

    1.杨柳的枝条。旧俗于分别之际常折以送行。 元 戴表元 《昨日行》:“杨枝不耐秋风吹,薄交易结还易离。” 清 王士禛 《杨枝紫云曲》之一:“名园一树緑杨枝,眠起东风踠地垂。”

    2.梵语,译曰齿木。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故又称杨枝。 晋 法显 《佛国记》:“出 沙祇城 南门,道东,佛本在此嚼杨枝。”《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