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本意和倪云林原韵》 何日功成还马邑,双倚枇杷花树立。

何日功成还马邑,双倚枇杷花树立。

意思:什么时候成功返回马邑,对枇杷花倚树。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本意和倪云林原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色彩的诗,以美人思念远征的丈夫为主题,描绘了一个充满思念、期待和忧郁的春景。 首联“风光三月连樱笋,美人踌躇白日静。”描绘了三月的风光,樱花和笋芽一同绽放,而美人却在寂静的白日里踌躇不安,心事重重。这一对比显示出了美人内心的忧虑。 颔联“小屏空翠飐东风,不见其余见衫影。”进一步描绘了美人的周围环境,小屏风上的翠绿在东风中摇曳,而唯一能看到的是其他人的衣衫影子,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颈联“无端料峭春闺冷,忽忆青骢别乡井。”描述了春寒料峭,使闺房显得更加冷清,美人忽然回忆起丈夫骑着青骢马离开家乡的场景,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的几联描绘了美人的思念和期待,以及对丈夫早日归来的渴望。她将泪水洒在红巾上,愿意化作征夫车畔的尘土,只希望能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然而,人归来的时间迟迟未到,春天却匆匆离去,雨丝满院,流光湿润。远方的书信也无法安慰她的思念之情。 尾联“何日功成还马邑,双倚枇杷花树立。夕阳飞絮化为萍,揽之不得徒营营。”表达了美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丈夫能够功成名就回到家乡,两人一起倚靠着枇杷花树。然而,现在她只能看着夕阳下的飞絮化为浮萍,无法揽住,心中满是无奈和忧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美人思念远征丈夫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光三月连樱笋,美人踌躇白日静。
小屏空翠飐东风,不见其余见衫影。
无端料峭春闺冷,忽忆青骢别乡井。
长将妾泪[黑宛]红巾,愿作征夫车畔尘。
人归迟,春去疾,雨丝满院流光湿。
锦书远道嗟奚及,坐守吴山一春碧。
何日功成还马邑,双倚枇杷花树立。
夕阳飞絮化为萍,揽之不得徒营营。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枇杷

    读音:pí pá

    繁体字:枇杷

    短语:桃树 漆树 冬青 吐根 柠檬 苏木 圣诞树 栗树 七叶树 梨树 月桂树 木棉树 椰子树 芭蕉 白桦 白杨树 女贞 红树 柚木 杏树 卫矛 银杏树 木菠萝 紫荆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 树立

    读音:shù lì

    繁体字:樹立

    短语:立 白手起家 建 树 起 另起炉灶 植

    英语:set up

    意思:(树立,树立)

     1.建立;建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