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古二首有所寄》 寂寥照镜台,遗基古南阳。

寂寥照镜台,遗基古南阳。

意思:寂寥照镜台,遗址古代南阳。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咏古二首有所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马车的声音,但并未看到车下的尘土,这暗示了诗人对平阳公主府邸的深深怀念。平阳公主府邸的歌舞娇艳,青春年华,金屋容色,文园词赋,都让人感到无限的感慨和留恋。 接着,诗人在描述平阳公主的幸福生活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一朝复得幸,应知失意人,这句诗表达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幸福和不幸往往只是一线之隔。 寂寥照镜台,遗基古南阳。真人昔来游,翠凤相随翔。这句诗描绘了古代的遗迹和传说,暗示了人生的追求和理想。真人昔来游,翠凤相随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诗人以三千女为比,表达了对初心不可忘的深深感慨。这表明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对人生的坚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坚持。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让人感到深深的共鸣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车音想辚辚,不见綦下尘。
可怜平阳第,歌舞娇青春。
金屋容色在,文园词赋新。
一朝复得幸,应知失意人。
寂寥照镜台,遗基古南阳。
真人昔来游,翠凤相随翔。
目成在桑野,志遂贮椒房。
岂无三千女,初心不可忘。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镜台

    读音:jìng tái

    繁体字:鏡檯

    英语:dressing table

    意思:(镜台,镜台)
    见“镜臺”。

    近义词: 妆台

  • 寂寥

    读音:jì liáo

    繁体字:寂寥

    英语:solitude

    意思:
     1.空虚无形;空无人物。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王弼注:“寂寥

  • 照镜

    引用解释

    1.明镜。《南史·陆慧晓传》:“ 慧晓 心如照镜,遇形触物,无不朗然。”

    2.对镜自照。《淮南子·说山训》:“夫照镜见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北周 庾信 《舞媚娘》诗:“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

    读音:zhào jìng

  • 南阳

    读音:nán yáng

    繁体字:南陽

    意思:(南阳,南阳)

     1.古地名。
      ▶春秋·晋地。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于是始启南阳。”
      ▶杨伯峻注:“《水经•清水注》引马融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