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七夕应令》 斗柄易倾离恨促,河流不尽后期长。

斗柄易倾离恨促,河流不尽后期长。

意思:斗柄容易倾倒离恨短,河水不尽后期长。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奉和七夕应令》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今宵星汉共晶光》是一首优美的七言律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色中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先,诗人描绘了今宵星空与月光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通过“星汉”和“晶光”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应笑罗敷嫁侍郎”这一比喻,表达了对美好姻缘的向往和祝愿。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离别之苦的感慨。“斗柄易倾离恨促”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紧迫感,让人不禁感叹时光匆匆。而“河流不尽后期长”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既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未知命运的无奈。 在诗的最后两联中,诗人通过描绘静夜中的天籁之音和醉酒后的想象,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闻天籁疑鸟佩”这一句,以天籁之音比喻成优美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想艳妆”这一句,则通过醉酒后的想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七言律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能够领略到诗歌的美妙意境和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宵星汉共晶光,应笑罗敷嫁侍郎。
斗柄易倾离恨促,河流不尽后期长。
静闻天籁疑鸟佩,醉折荷花想艳妆。
认见宣猷堂上宴,一篇清韵振金铛。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斗柄

    读音:dǒu bǐng

    繁体字:鬥柄

    英语:bucket arm

    意思:
     1.北斗柄。指北斗的第五至第七星,即衡、开泰、摇光。北斗,第一至第四星象斗,第五至第七星象柄。
      ▶《国语•周

  • 河流

    读音:hé liú

    繁体字:河流

    英语:river

    意思:
     1.指黄河水流。
      ▶南朝·宋·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河流遄疾,道阻且长。”
      ▶《清史稿•河渠志一》:

  • 后期

    读音:hòu qī

    繁体字:後期

    短语:晚 末 末日 终了 末尾 季 末梢 末世 深 底 末了 终 暮 阑

    英语:late stage

    意思:(后期,后

  • 离恨

    读音:lí hèn

    繁体字:離恨

    意思:(离恨,离恨)
    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
      ▶南朝·梁·吴均《陌上桑》诗:“故人宁知此,离恨煎人肠。”
      ▶南唐·李煜《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